您现在的位置: 中国广告门户网 >> 广告新闻 >> 广告展会 >> 广告论坛 >> 正文

可以不是拼多多用户,但不妨学习拼多多的道术

责任编辑:佚名    新闻来源:不详    新闻日期:2018/7/23

Screenshot_2018-07-17-09-15-34.png

自九十年代电子商务在中国萌芽, 2003 年淘宝成立,中国电商进入到了快速发展时期。阿里京东在综合电商领域争强称霸,传统企业如苏宁、国美等通过数字化的发展不断在电商领域开疆拓土,垂直电商如聚美优品、蜜芽宝贝等在细分领域凭着深耕细作割据一方。

在现有电商格局下,几乎每一个领域都是饱和的。同时,伴随互联网人口红利逐渐触顶和流量获取越来越贵,电商领域竞争突围越来越难,似乎完全没有蹊径。

2017 年,当整个行业聚焦新零售还在探讨各种可能的突破模式时,才成立 2 年的拼多多以迅速崛起之姿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: 2017 年 12 月拼多多用户突破 3 亿位居第3,仅次于淘宝和京东; 2018 年 1 月,拼多多GMV超过 400 亿; 2018 年 6 月 30 日,拼多多正式申请IPO。

虽起于无声,听闻之时已是不容忽视的巨头

拼多多称自己是C2B模式的社交电商平台:一方面将“电商“与“社交”进行深度融合,用户通过参与或者发起和家人、朋友等的拼团,用优惠的价格购买商品;另一方面平台通过迅速聚合的大量需求,反向推动上游供给侧生产流通。

在拼多多构建的拼团世界里,社交分享是其核心。当一个用户选择了一款商品后向好友发送拼单邀请,拼单成功后主动发起者能以低价购买到商品,被动参与到拼单的人增加了非目的性购物的机会。 在这样的模式下,拼多多借助于微信海量活跃用户和低价爆款产品的吸引,实现了快速的传播与裂变。

传统电商逻辑

  • 通过营销和促销获得新用户,将流量转化为订单;

  • 建立流畅的购物体验和提供优质商品与服务,实现用户留存和复购;

  • 运用商品和内容的推荐和搜索机制,方便用户快速找到心仪的商品;

  • 吸引商家入驻,提供新的渠道销售商品,实现多方共赢(针对平台类电商);

  • 构建/提升仓储物流能力;

  • 通过数据运营反复验证并优化以上几点。

在这样的逻辑下,两个问题凸显:一是电商平台的获客成本越来越高;二是由于服务范围的需要品类不断扩充,这在某种程度上使用户迷失在海量商品的搜索和选择中,购买决策时间延长。

拼多多的逻辑

拼多多则另辟蹊径:

  • 以分享为主要切入口,通过“拼团”的形式在社交平台上迅速扩散;

  • 社交属性和高性价比激发了非刚性购物需求;

  • 以商品分享推荐为主,推出低价和爆款商品,用商品去寻找合适的人;

  • 在传统的购物流程中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,形成一种共享式购物体验;

  • 通过拼团打造规模效应,将有大量货物的商家/厂商与用户连接,实现资源均衡。

拼多多更加注重对“人”的理解,依托于微信的海量用户,通过“人”分享和推荐商品,再通过商品找到合适的“人”,既用低成本快速获取大量用户,又减少了用户做决策的时间。

(图2:拼多多的商业逻辑分析)

拼多多的核心场景

拼多多的核心用户场景可以分为以下四类:

  • 直接去拼单:发现符合心意的商品后,发起拼单;

  • 参与拼单:通过分享或浏览信息发现合适商品后,参与拼单;

  • 砍价免费拿:邀请微信好友帮忙砍价;

  • 单独购买:不参与拼团单独购买,单独购买价格高于拼团价格。

在大部分应用场景下,拼多多都包含着邀请或分享的环节,做到了对微信用户数量和用户关系的深度挖掘。

(图3:拼单流程)

虽然低价和拼团是电商常用方式,但拼多多在此基础上选择了更有针对性的用户群体,并且关注用户的体验和感受。

  • 通过低价模式瞄准三、四线城市的已婚女性,洞察到她们需要更高性价比的商品,让她们在碎片时间里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拼团;

  • 营造“小确幸”的感觉,并将这种“小确幸”的感觉分享给她们的亲人和朋友,一起购买低价适用的商品;

  • 超低价降低了用户的心里预期,形成了“买到就是赚到”的感觉,并且由于低价的吸引,一部分用户还会继续在拼多多上购物。

中国广告门户网


  • 上一篇新闻:
  • 下一篇新闻:
  • 发 表 评 论

      姓 名:   性 别:
      Q Q号:   Email:
    我要给这篇文章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
      请自觉遵守,注意文明发言
    企业推广
    企业服务